发展绿氨产业,推动可持续发展
氨是化肥和许多日用品的重要生产原料。工业生产力争净零排放,绿氨带来了巨大的碳减排潜能,在进行大规模生产之前仍有几个难题需要攻克
简述
- 化肥生产、制药、暖通空调,以及多个其他行业都需要使用氨,氨服务全人类和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,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- Haber-Bosch工艺是合成氨的主要方式,历史悠久,需要使用由化石燃料制取的氢气,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。同时,传统工艺也需由化石燃料驱动。
- 氮气是合成氨生产的另一种关键原料,传统氮气生产也需要使用化石燃料提供的能源。
- 利用太阳能、风能、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,通过电解水和其他工艺制取绿氢,进而生产出碳足迹更低的绿氨产品。
- 当下,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电解槽的前期投资成本较高,阻碍了绿氨产业的发展。不过随着技术的成熟进步,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,使得绿氨更具竞争力。
- 氨的使用必须遵循严格的安全规定,包括泄漏检测系统,需要小心谨慎处置。技术先进的测量仪表至关重要,能够有效监测和优化生产过程,帮助用户提高效率,提升安全性。
多功能工业级化学品
氨是氮和氢的化合物,在现代社会的诸多日常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。其中以服务粮食生产的氮肥最为重要,氮肥能促进农作物生长,大幅提高产量,解决全球范围内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粮食问题。
除了农业,氨也在工业领域内广泛使用,包括:
- 化工生产,是塑料、纤维、染料、炸药等多种产品的生产原料。
- 医药制造,是多种活性药用成分的生产原料,用于控制过程的pH值。
- 暖通空调行业,氨的热传导性能优秀,常用作制冷剂。
- 食品行业,用作添加剂和防腐剂。
- 水处理过程,使用氯胺净化水质,实现有机物消毒。
- 清洁产品生产,氨具有脱脂和消毒功效,是许多家用清洁剂的主要成分。
- 纺织品制造,应用在织品的整理过程中,提高了织物的平滑度和染料柔软性。
许多行业都视氨为宝贵的化学品,但传统的制氨方法会污染环境,鼓励人们探索更环保的替代生产方法。
传统Haber-Bosch合成氨工艺
Haber-Bosch工艺是合成氨的主要方式,在催化剂的作用下,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结合。
包含下列工序:
- 提取氮气:使用空分装置,通过空气液化蒸发提取大气中的氮气(N2)。也可以采用变压吸附技术,使用专用吸附材料针对性捕集氮气分子。
- 制氢:氢气(H2)通常由蒸汽甲烷重整或自热重整制取得到。
- 合成氨: 提纯净化后的氮气和氢气在高压(> 200 atm/2,940 psi)、高温(> 450 °C/842 °F)、催化剂(通常为铁系催化剂)的作用下合成氨气(NH3)。
- 冷却氨气、以及剩余的氢气和氮气:离开反应器的气体为高温气体,超过450°C/842°F,经由换热器冷却,换热器相当于余热锅炉。过程产生过热蒸汽,为后续发电装置提供能量。
- 分离氨气:冷却混合气体,使其温度降至-40°C (-40°F)附近,氨气发生冷凝,由于氨气沸点较高,可以从剩余氮气和氢气中分离出来。剩余气体回流至工艺过程中,继续进行化学反应。
全过程化学反应方程式为:N₂ + 3H₂ ↔ 2NH3
Haber-Bosch合成氨工艺为能量密集型过程,同时伴随有棕氢、黑氢和灰氢制取过程,会产生温室气体(GHG)排放。由于生产过程会污染环境,促使人们更加青睐使用可持续能源制取的绿氢,同时利用可再生能源为氮气生产提供能源。
绿氨生产
深度分析
制取氢气,用于合成氨生产,过程产生的碳排放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.8%,相当于整个航空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。
绿色合成氨生产的原材料非常简单:空气、水,以及可再生能源供给。
使用空分装置,采用低温蒸馏法或变压吸附技术提取大气中的氮气。低温蒸馏法的工作原理是将空气冷却到极低温度,利用气体具有不同的沸点的特性分离出气体组分,包括合成氨所需的氮气。也可以采用变压吸附技术,利用专用吸附材料针对性捕集氮气分子。
绿色合成氨的主要标志是使用绿氢,绿氢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,通过电解水制取的氢气,全过程零碳排放。需要将水分子分解成氢气和氧气,得到合成氨的原料氢气,并将无害氧气释放至空气中。电解水主要使用碱性电解槽(经过验证的成熟技术)或质子交换膜(PEM)电解槽,后者的效率更高、反应时间更短,但成本较高。
在随后的Haber-Bosch工艺中,氮气和氢气发生化学反应,合成氨,但过程的碳排放会减少。全过程需要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,这种方式生产得到的氨气才能称之为“绿氨”。
氨裂解工艺也可以将氨分解成氢气和氮气,但过程需要耗费大量能源,在600°C/1,112°F高温、催化剂作用下进行。氨气比纯净氢气更易处置和大规模储存,因此部分由氢气需求的应用场合也会采用这一工艺。
克服经济挑战
同许多低碳生产过程一样,扩大绿色合成氨的生产规模也需要解决基础设施不足、生产成本高昂的难题。首先,虽然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迅猛,但尚不能达到传统电厂并网发电和储电水平,无法满足工业生产和大众日用消费需求。制取绿氢的电解槽同样需要大力投资,方可扩大生产规模。
随着可持续技术的成熟进步,规模经济的成效日益显著,绿色合成氨的生产成本将越来越具有竞争力。近年来,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逐步降低,且还将持续走低,绿氢和氮气将更具经济性。
氨气还被视为零碳能源载体,在部分应用场合中甚至可以直接燃烧
- 有助于解决太阳能、风能等间歇性能源的固有问题。此外,氨具有高能量密度,人们探索其作为航空和长途运输等传统重碳应用领域的燃料的潜能。
安全顾虑和先进的测量仪表
抛开自身价值,氨是危险化学品,必须小心谨慎处置。一旦氨气浓度达到0.5%,就会造成生命危险。氨气是强腐蚀性的有毒气体,在生产、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守严格的安全操作规范。
穿戴标准个人防护设备,进行全面员工安全培训,还需安装泄漏检测系统,在出现意外安全漏洞时减轻危害。这些系统内部安装有电化学气体检测器、压力变送器,以及其他先进的安全检测仪表和部件。
此外,空分装置用于提取空气中氮气,服务后续合成氨生产,装置上需要安装气体纯度分析仪(比如TDLAS气体分析仪)和监测过程的压力传感器。在电解水过程中,安装电导率传感器监测电解质的纯度,保证电解槽性能优秀,具有长使用寿命,安装流量计,调控氢气和氧气占比。
合成氨回路也需要安装大量测量仪表,包括温度传感器、压力变送器和气体分析仪,帮助用户优化反应条件,保证产品质量。仪表连续输出过程测量值,方便实时实施控制和进行历史数据分析,在保障工作人员安全的同时优化工艺流程,提高生产效率。
氨分解过程需要借助质量流量计精准测量输气量,优化反应速率,需要安装热电偶进行高精度温度测量,还需要使用气体分析仪测定成品氢气的组分,保证纯度达标。
展望绿色的环保未来
对于众多工业生产过程,氨的价值优势明显,但往往被消费者忽略,绿氨的推广普及仍困难重重。可再生能源和电解水基础设施仍然数量不足,投资成本高昂。氨属于危险物质,安全运输和储存氨气都需要谨慎行事,尽管既定方法已经非常成熟。
绿氨的突出优点是合成氨生产不再依赖化石燃料,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。政府和行业开始关注绿氨,利益相关者正战略性将其纳入可持续发展计划。它帮助化肥行业,以及其他重度依赖氨的生产过程减少碳足迹。
全球都力争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,持续创新研发生产和利用技术才能有力推动绿氨应用。